Search

過去的期貨環境與自我條件,和現在已經徹底不同。
但多數期貨投資者的內心,卻還可能停留在過去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過去的期貨環境與自我條件,和現在已經徹底不同。
但多數期貨投資者的內心,卻還可能停留在過去的理論書與程式集裡頭。

那些多數人認為自己能夠用教科理論控制「不能控制的東西」。
那些多數人認為自己能夠用程式學來控制「不能控制的東西」。

到頭來,多數人沒去控制「應該控制的東西」,而且還失去原本應有的東西,包括心態、包括財富、包括健康。

壓根兒從來沒想過,市場一直在變,交易大環境也因疫情結構一直在大變;那些過往的理論與教科、程式與學術,早變得岌岌可危,包括無法穩如泰山又隨情勢與環境應變的交易策略,都成了危險。

商人們,不會告訴你真正該變的是什麼,而是鼓吹必須繼續購買這些程式商品集,來應變你的交易人生、致富人生。

可惜,不會致富的;他們都沒因為操作而致富,而是賣這些商品線來維持過生活與過日子,而多數人卻繼續過著買著看似可以用來控制的東西,卻一直無形在因「不能控制的東西」,在失去原先的東西(心態、財富、健康)。

過了半輩子,真正沒變的卻是那些商人的商品行為,而真正已變了調的,卻是那些一輩子都在輸家象限與圈子裡的相繼打滾,無法更生的事實會一直一日一日地顯著的。

米飼著,百樣人;而交易事,也似趣著。

------

#從旅行學交易 / 瑞士
#圖文版權所有 / 薩爾瓦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*價值,取決於交易的品質。
View all posts